日前,京东物流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成为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据报道,京东物流估值将达到400亿美元左右。
从2007年自建物流再到2021年赴港上市,京东物流这14年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2007年由京东自建的物流系统,通过自营的B2C电商物流模式,大大提升客户体验;2010年,在全球推出了当日达(211限时达)服务;2013年,京东建成1000个配送站,推出极速达服务,自建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000个区县;2014年,京东开始布局冷链物流,在生鲜农产品上陆续展开业务;2017年,京东物流子集团成立,实现物流网络中国大陆行政区县全覆盖;2018年,完成搭建包括211、极速达、快递到车、京准达、京尊达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将物流带入按需服务时代;2019年,京东物流推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升级计划,推动24小时达成为县镇级消费者可享的普惠式物流服务。
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京东物流一直处于耕耘阶段。但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时京东物流已经连续亏损12年,亏损达27.6亿,毫无疑问,彼时的京东物流成为了集团最大的“吊车尾”。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向来强硬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变得有些动摇了,他在2019年发布的《致全体配送兄弟们的一封信》中透露,按照京东物流当时的情况,最多只能再坚持两年。
“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个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这还不包括内部结算盈余,也就说,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去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核心原因就是外部订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对公司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两年,公司亏了十几年,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刘强东说。
然而,就在刘强东发出内部信后不久,2019年8月,京东发布二季度财报,拖了12年后腿的京东物流终于实现盈亏平衡,并且亏损大幅缩窄。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495亿元,2019年营收同比增速高达31.6%,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则进一步提升至43.2%,远超同期顺丰的29.84%增速。而在2018年至2019年,尽管京东物流分别亏损了28亿元、22亿元,但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已经大幅缩减至1170万元。
京东方面表示,虽然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但公司盈利能力亮眼,三年内毛利润增速超400%,毛利率增速超200%,如今净亏损大幅收窄,盈利似乎已经不远。
而关于毛利率增长的原因,京东方面则认为,是由于收入显著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疫情期间减免社保等政府补助措施,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四成,也意味着京东物流对母集团的依赖逐渐减弱。
据了解,自2016年起,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并开始向外部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将自己定位于物流解决方案及服务商,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9.9%、38.4%与43.4%。
招股书显示, 2020年,京东物流企业客户数超过19万,针对快消、服装、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的差异化需求,形成了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而在业务构成上,京东物流也将客户区分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和“其他客户”,区分的方式是以是否使用京东物流提供的仓配服务为标准,2020年前三个季度“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占比约为80%左右。
不难看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占据了京东物流的主要部分。而有趣的是,在京东物流的招股书里,“一体化供应链”的出现频率更是多达百次。
究竟什么是“一体化供应链”?
资料显示,传统快递行业主要做快递收发的业务,最核心的就是干(干线运输)+配(末端配送),因此它们依靠大量人力和快递站点铺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线路,形成一张张物流网。
而一体化供应链公司和传统快递公司最大的区别,正是“仓”。像京东和亚马逊这样从电商到物流一体化的公司,都综合了干、配和仓。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的仓储网络总共约为2000万平方米(包括自营和云仓,云仓指使用京东物流云仓技术、标准和品牌的第三方仓库),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区县,包括直接运营的800多个仓库以及由第三方仓库业主及经营者运营的超过1400个云仓。其中,在中国18个城市运营2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包括一个位于上海的无人仓,该仓库在旺季每天能够处理超过130万笔订单。
以雀巢与京东物流在2020年联合打造的大型智能化仓配中心为例,该园区面积近3万平米,单日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吨,是雀巢在日常运营和保障大促中重要的供应链基地。该中心承接了雀巢商品的入库、分拣、末端直供、电商、线下门店的全部履约业务,可以对不同渠道、省份之间货物流动,实行全链路可视化管理和控制。实现智能化升级以后,该中心的仓库效率大幅度提升,其中仅在扫码喷码环节的操作速度提升160%。
“中国经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令客户需求日渐多样化,但由于需求由众多分散的物流企业承接,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京东物流等类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带来了巨大机遇。”业内人士分析。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2.0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3.2万亿元,约为同期中国物流支出增速的1.8倍,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渗透率预计将由2020年的31.0%增至2025年的34.7%,市场规模将增加1.2万亿。
从某种层面上,“供应链”是京东物流的底色。而作为“一体化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商,则是京东物流的最终定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达到495亿元,其中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达到79.1%。根据招股文件,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从2018年12月31日的32465家客户增长至2020年9月30日的46083家,增幅高达42%。
显然,京东物流在C端建立的客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在企业客户的数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而在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的同时,京东物流还与中国及全球各行业合作伙伴,搭建了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进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跨境及冷链服务上的能力互补,满足客户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触达超过220个国家及地区。
而根据招股书,京东物流拟将全球发售募集的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等。其中,在物流网络扩展方面,将增加智能仓数量、向下沉市场扩张,并投入和扩大航空货运网络、冷链网络、跨境网络等。
从春节前顺丰收购嘉里物流、阿里继续增持申通、安能再获3亿美元融资再到春节后京东物流赴港IPO,快递物流行业已从增量竞争逐渐进入到残酷的存量竞争阶段。开年伊始巨头便动作频频,看来今年的快递行业注定龙争虎斗、好戏连台。(记者王楠)
关键词: 京东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