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驻西南编辑
作者|雨林下
题图|东方IC
“现在的碳交易市场就像一局新桌游,大家都是不懂规则的小白,先听裁判把玩法讲清楚,再上手参与几次,之后才可能游刃有余。”一位电力公司负责人如此形象比喻。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完整履约周期正式结束。
上海环境交易所公示数据显示,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随着碳市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作为调控企业碳排放的市场化手段,规则也逐渐明晰。
碳数据是交易根基
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最早是从试点开始渐进的。
2008年8月,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分别在京沪两地正式挂牌成立,我国碳市场由此启动;2011年起,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福建、深圳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办法和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可以说,碳市场是一个完全由政策设计出来的机制,试图通过利益驱动企业主动减排。
因为单从财务角度,一家盈利性企业在其经营周期里几乎不会考虑长远气候灾难或者能源战略安全,但新能源的使用成本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始终是高的。
要大规模减排,国家就必需迫使企业额外承担能源转型的成本。
于是,碳交易市场诞生了——企业超额的排碳量需要买,减少的排碳量可以卖,谁污染谁付费。
生态环境部最新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凡是碳排放在2.6万吨二氧化碳以上的企业都要分行业、分批次纳入碳市场。
试点多年,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企业碳排放核查(MRV)体系和 “配额清缴(CEA)+自愿减排量(CCER)”的交易体系。
其中,碳排放数据是决定企业是否被纳入碳市场、能获得的配额数量的关键,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资产。
但它不能像电表一样直接计量,要通过一系列规则计算得出。也正因为复杂且非标,所以,碳数据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就成了整个碳市场的根基。
把碳视为资产来管理
当前,碳市场的两类基础交易产品分别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CEA)和企业自愿核证的减排量(CCER)。前者仅为限定的控排企业开放参与,后者可面向更广泛的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三类主体。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告诉虎嗅,全国碳市场刚启动不久,参与企业对碳交易业务不熟练,对碳市场不够了解,自身内部做碳管理时很懵。
因此,建议控排企业拿到国家的配额后,首先要充分把控自身的排放源,通过能耗监测系统,得知各环节的具体排放情况,摸清哪些地方可以减排,然后系统性的订立内部碳管理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真正把碳看成是资产,在碳交易市场有策略的低买高卖,而不单单只为了行政履约。
而自愿减排的企业,则可把心思重点放在减排项目的减排量最大化上,并在实质交易收益产生后,继续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或新开发项目来循环增加下一年度的减排量,保持收益。同时,企业还可以和控排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绑定供需,创新交易模式。
针对企业如何高性价比减排的问题,上海碳索能源服务公司对虎嗅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是过去比较流行的选择,但模式复杂,项目时间长,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争议,所以大家开始尝试让第三方碳管理机构来做新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包括减排路径分析、碳中和行动方案、碳排放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等等。
只有参与主体和规则制定者共同努力,才能逐渐把碳交易推向市场化行为。企业在碳市场实打实获利,日常经营中的减排也会良性循环。但要达到这些目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向虎嗅强调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在业务链条前端,很多西南的企业绿色资源丰富,水电多,林草茂盛,可以发展成减排项目,就需要懂碳资产开发的人来为之操盘。
进入中端,企业要入账,含税与否、税率多少,要找懂碳会计和碳审计的人。
后端风险管理,懂碳期权、碳保险、碳基金之类的碳金融很有必要。有的商业银行专门开发了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如果企业临时缺钱周转,手握碳资产又不想卖,那么就可以把碳汇的预期收益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融资。
可见,碳市场涉及的岗位几乎都需要复合职业技能,所以招人也是雇主的难题。
市场的新兴衍生机会
围绕碳交易市场的新兴产业机会,国际能源创新服务机构New Energy Nexus对虎嗅分析,核查碳资产是行业第一步,知道有多少碳,接下来才想怎么减。随着钢铁、有色、化工等八大控排行业的扩展纳入,加之CCER即将签发重启,未来,碳核查和碳管理的需求大概率会暴增。
尤其是内蒙古爆出的全国碳市场首例造假事件公开后,碳核算的真实性被高度关注。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发布通知,提出要强化碳核算的监督管理与信息披露,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
说到底,高能耗企业愿意铤而走险造假碳数据,根本动力还在于算得过账,一年碳排放量近千万吨,稍微操纵下调10% 能省下数千万元,对企业主诱惑不小。
此外,排放因子的核算标准五花八门,缺乏统一尺度也是导致乱象的成因。
New Energy Nexus气候金融科技负责人表示,监管的威慑能增加企业造假成本,另一方面,科技公司也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发力点。
比如,可以将高性能硬件传感器应用于碳检测;可以借助区块链来存证防篡改;可以用SaaS大数据平台来串联供应链,精确统计上下游的碳计量,数据库积累了足够企业信息,不排除会有评级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在远程追踪碳足迹和前瞻预测上也能大放异彩。
不过,现阶段行业处于爆发伊始,相比技术,基础认知和know how更为重要,各个细分产业的知识图谱会通过众多专家的聚集快速形成,大概经历一两年后,技术的效率性才会凸显出来。
市场上做碳服务的公司也大多是先提供信息咨询,给客户介绍清楚来龙去脉,铺垫好心智教育,再去部署其它的后续方案。
掐指十余年,中国碳交易市场仿佛就像一位害羞内向的豆蔻少女,过去缺乏表现力,如今,终于在双碳鼓励下伸出脚尖试探外界,迈出了小众圈子。
这一次,期待它能真正走进大众,走进更加广阔的市场化天地。
本文为新能源专题策划之「 绿色金融系列」,将持续呈现能源产业革新近况,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