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周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重视柜子的背面”是《乔布斯传》中的一个故事,大意是乔布斯受父亲的影响,对于产品不易被察觉的地方也极为关注,在设计上力求一体性和简洁。
这一理念也继承到了众多苹果产品中,从 PowerBook 到如今的 MacBook Pro,苹果对于电脑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布局极为关注,电脑内部呈现出极为规整的一致性,秩序井然。
MacBook 内部元器件排列很规整. 图片来自:iFixit
规整的内部设计仅有少数场景才能看到,比如拆解 MacBook Pro,这种对内外细节一致的重视,正是苹果设计赢得人们尊重的原因。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普通人也能直观地感受这种内部简洁美呢?
比如,将 AirPods 做透明。
图片来自:@Zompetti
一、透明,从原型机到新式设计
看起来很酷的透明 AirPods,并非是第三方商家的 DIY 产物,而是来自苹果的官方作品,它通常不会在作为零售商品销售,因为这其实是一款原型机,专门为苹果开发部门设计。
虽然苹果没有正式向公众销售过透明的苹果原型机,但市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让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比如市面上还是有极少量的苹果原型机在流通,其中就包括透明的苹果产品。
图片来自:@Zompetti
透明 AirPods 来自 Twitter 博主的 Zompetti,热衷于收藏各种稀有苹果的他,前段时间还展示了半透明的苹果 29W 充电器原型机,而去年也有透明款的 Macintosh Classic 原型机流出。
这些透明原型机,基本上都是为了让工程师能更好的观察产品结构或运行情况,比如向透明 Macintosh Classic 原型机输入烟雾,观察其被风扇吹动的路径,了解电脑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如何,以便确定是否要进行调整。
透明 Macintosh Classic.图片来自:@Dongle
尽管是开发工程机,但无论是透明的 AirPods,还是透明的苹果 29W 充电器,都展现了一种现今数码产品所稀缺的美感。
当厂商们都在用越来越复杂的工艺、越来越艳丽的颜色包裹产品外壳时,透明 AirPods 直接裸露出了内部密密麻麻的电子元器件,粗犷而直接,展现了一种独属于数码电子的原始美感,在透明外壳的加持下,又显得极具未来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透明设计从面向开发工程的纯工具,逐渐发展成了含有探索意味的特殊设计,比如苹果在 1998 年发布的 iMac G3,作为 iMac 系列的首款作品,它采用了特立独行的外观设计。
在同行都用单色塑料外壳时,iMac G3 率先采用了半透明设计的多彩外壳,乔布斯对于“柜子背面”的重视也在这款产品上应验了,半透明的设计能让人们更好地观察 iMac G3 内部简洁、规整的元器件布局。
出色的外观设计成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iMac G3 不错的销量,在苹果公司复苏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除了电脑,透明设计也能在游戏机乃至手机行业看到,不过它们大多都是少量发售的特别限定版。任天堂就是其中之一,从 GBC、GBA、乃至 N64 游戏机,它推出过多款透明设计的限定游戏机。
透明 GBA
如今虽然任天堂没有研发透明设计的 Switch,但你仍然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找到相应的改装服务,花上几百块就可以为自己的 Switch 装上一个透明的外壳。
第三方商家改装的透明 Switch 外壳
另外两家游戏巨头也没有错过这一潮流,在 PlaySation 系列销量超过 5 亿台时,索尼也曾推出蓝色半透明设计的 PS4 Pro 限定纪念款,配合上金色文字的点缀,将产品质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微软则在自己拿手的手柄设计上做门道,推出了两款 Xbox One 半透明手柄,分别是幻影黑和灰蓝两个颜色,通过渐变加半透明的设计,让内部的电路元器件若隐若现,精致感倍增。
手机行业也曾短暂地兴起过一阵透明设计潮流,HTC、小米、联想都曾推出过透明后盖的手机,不同的是小米确实将透明设计作为纪念款的标志性设计之一,小米 8 和小米 10 都包含特别的透明设计版本,且硬件功能对比标准款都有一定增强。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透明款
透明设计的流行和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好奇息息相关,如今的电子产品大多被越来越干净、简洁的外壳包裹,人们很难看到其中的结构,也很难了解其运行方式,透明设计打开了一道新的窗户,让人们得以了解产品结构。
比如 AirPods 底部是电池,顶部则是发声单元和传感器,透明外壳满足了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好奇,同时复古化的电路结构,对比其他数码产品也显得稀缺且吸睛。
二、透明设计能在电子产品中普及吗?
不难发现,现如今的大多数透明设计数码产品基本上都被归于限定款或是纪念款,数量有限,真正向大众大批量发售的 iMac G3 也已经是 20 多年前的产品了。
如此吸睛的透明设计,为什么没能在数码产品中普及,成为主流设计之一呢?
材料、工艺技术、实用性等都是限制,iMac G3 之所以能实现半透明设计,和塑料材质息息相关,如今的手机等数码产品不仅要求视觉观感,更强调触感,塑料在触觉感知这方面比金属、玻璃要差一些。
金属中框加玻璃后盖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设计
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选择金属中框加玻璃后盖的设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两种材质工艺都已经非常成熟,有着不错的视觉观感和触觉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质感。
另一方面,透明设计也不总意味着美观,这和内部元器件布局以及元器件本身的颜色有关,无论是 Xbox One 透明手柄还是 iMac G3 都没有选择全透明的设计,而是多彩外壳加半透明,让电子元器件以若隐若现的方式呈现。
这样能尽量减少产品内部复杂多样的元器件带来的突兀与杂乱感,同时也能尽量保持产品颜色一体性。
最近备受数码爱好者推崇的 Nothing ear(1) 真无线耳机,同样采用了透明设计,同样不是完全透明,而是耳机柄部分采用透明设计,其他还是和常见的耳机类似。
透明设计的数码产品,要真正做到好看而不复杂,是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修饰的,设计难度并不小。
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内部线路与元器件排布都很重要,这影响着产品的散热能力和产品形态。
要知道在轻薄便携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产品外壳越小,元器件能够摆放的空间也越小,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也就越发复杂,而透明设计又对内部元器件摆放有极高的要求,不能杂乱,要有对称性。
既要重视柜子的背面,保证数码产品内部元件器排布有秩序感,又要保证产品实用性不受影响,这无疑是加大了产品研发的难度。
小米 8 透明探索版就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在手机内部增加一层装饰电子盖板,事先设定好各个装饰元器件的排布,以此保证后盖美观性。
尽管这样产品的美观性得到了提升,但不管装饰板有多薄,始终是占据了手机内部空间,这一部分空间原本可以让给其他电子元器件,比如电池,选美观还是实用,这是透明设计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材料、工艺,都可以借助技术进步突破,但与实用性的冲突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拦住了透明设计普及,让它只能出现在部分应用场景中,或是小众产品的吸睛设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