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实时:吃鱼不挑刺并非奢望

时间:2022-10-03 15:54:17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团队透露了关于无刺鱼的最新研究进展:已繁育出完全没有肌间刺的武昌鱼(团头鲂)苗种,明年将进一步开展无刺鱼遗传稳定繁育工作。按照正常程序,新种质性状稳定后,再取得国家相关认证,就可以大规模推广。

过去,武昌鱼、鲫鱼等淡水鱼好吃但刺太多、易卡喉,是很多“吃货”的憾事,无刺武昌鱼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让不少网友充满期待,纷纷表示:吃鱼不挑刺的梦想即将成真,接下来无核芒果、无籽石榴的研究项目能不能快点安排上?别着急,这些想法都有望实现。

进入新时代,人民需求发生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重大变化。加快科技创新,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无刺武昌鱼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无刺鱼要剔除的鱼刺,不是指作为脊椎的那条大鱼刺。吃鱼时容易卡喉咙的是鱼肌间刺,即鱼椎骨两侧肌间隔中的硬骨小刺,它们不仅带来食用麻烦,还是大规模机械化加工的重要障碍。研究无刺鱼的关键,就是找到对鱼刺生长起主要作用的基因。研究团队从2012年选择无刺鱼为攻关课题,到2019年年底,终于找到无刺主效基因。此前,鱼刺的遗传、分子调控方面研究几乎是空白,通过专业“挑刺”,高泽霞团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全面鱼刺基因表达。该团队还将减刺基因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公开信息向国内各个研究组推广。现在,不仅是武昌鱼,草鱼、银鲫、鲢鱼等淡水鱼的鱼刺调控研究也都各有进展,预计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吃上各类无刺家鱼。

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人民的需求在提升,科技工作者也在同心协力,以更大的努力来应对需求的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说起无刺鱼研究的科技进步,还令人想起中国碳纤维故事。碳纤维被称为材料之王,其应用范围很广,大到飞机火箭,小到钓鱼竿和羽毛球拍。一根碳纤维,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那么粗,比铝还轻,比钢还硬。中国是碳纤维消耗大国,而在过去,碳纤维材料被日本和美国垄断。因为原材料被“卡脖子”的山东威海光威集团,决意重金投入碳纤维研发,这家生产钓竿的民营企业研制的国产碳纤维于2005年通过国家验收,一举打破了国外封锁。

近年来,在多家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碳纤维制造技术屡次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已于2021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碳纤维最大产能国。中国的国产碳纤维,不仅用在了鱼竿和球拍上,也用在了大飞机和风电叶片上。

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力。从突破封锁到更好更强,科技工作者的满腔热忱都获得了回响。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就是科技创新的强心针和加油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升级的最大动力。

中国科技工作者从不忽视人民的呼声,中国人民也从不吝于为新技术付费尝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无刺武昌鱼将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佘惠敏 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