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同样的烧钱游戏,为什么每日优鲜“先死为敬”了?

时间:2022-07-29 19:46:49       来源:ZAKER新闻

每日优鲜解散、裁员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许多人才突然意识到,一年前风光上市的每日优鲜,如今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命悬一线。

3 天关闭 9 城,负债 15-18 亿元,拖欠工资、货款,甚至 " 自杀式 " 地砍掉核心的前置仓业务 ...... 每日优鲜的遮羞布被一块块扯下。


(资料图片)

在外界普遍看来,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离不开前置仓烧钱的属性,但另一边使用同样模式的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却在合适的节奏中找到了扩张和平稳运营的相对平衡,

每日优鲜走上绝境,错或许不在模式,而在使用方法和步调节奏。

住在 ICU,没等到 " 救命钱 "

每日优鲜似乎没走出过 ICU 的大门。

在登陆美股市场前,每日优鲜便已经经历了多年亏损,2018 年至 2020 年,其净亏损分别为 22.32 亿、29.09 亿和 16.49 亿元。

因此尽管为生鲜电商行业首个奔赴资本市场的玩家,投资人们却没有回馈同等的热情,上市首日,每日优鲜便破发,最终收跌近 26%," 吓 " 得接力上市的叮咚买菜连夜缩减了发行规模。

上市暴跌也离不开彼时的市场环境因素,监管重压下,哈啰出行、喜马拉雅、Keep 等多家企业纷纷按下 IPO" 暂停键 ",每日优鲜的选择更像是在逆水行舟。

在谈及上市计划时,叮咚买菜创始人曾表示,认识到了当时资本市场的恶劣性,但一家友商(指每日优鲜)上市时会公布运营数据,而外界通常会用一家公司来估计行业的运营状况,可能导致融资难度加大,因此叮咚也必须要上市。

结合可以看到,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行业人士的看法,都暗示着每日优鲜上市的节点并不完美,似乎也暗示着将经营 " 惨状 " 暴露出来是导致今日公司 " 解散 " 的潜在推手之一。

当然,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来自于经营方式难以解决的痛点。

每日优鲜是前置仓模式的开创者,即在离用户最近的区域布置仓库,30 分钟内即可送菜上门,最大程度保持菜品新鲜,痛点则在于属于重资产经营模式。

租金、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组成的履约成本,是压在每日优鲜业绩的重担。

财报显示,2018 年至 2020 年,每日优鲜履约费分别为 12.39 亿元、18.33 亿元以及 15.77 亿元,结合东北证券研报的数据来看,约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 3 倍、平台型电商的 2 倍、社区团购的 6 倍左右,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最高能达到 34.94%。

深谙这一点的每日优鲜不是没有做出努力,例如主动缩小前置仓布局规模,降低整体履约成本。财报数据显示,其前置仓数量在 2019 年就达到了 1500 个,去年第二季度末时已经缩减至 625 个,较两年前的水平减少逾 50%。

但从去年全年的亏损较上一年翻了一倍多的数据来看,收缩的效果未能持续,2018-2021 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超过 100 亿元。

究其原因,离不开履约费用的增高,去年前三个季度,每日优鲜订单量增加,履约费用也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61.1% 至 6.38 亿。

营收和现金流需要订单数量增加,但订单数量增加又会增加履约成本,加大盈利难度,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意识到这一点的每日优鲜开始踩刹车,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 6 月底,每日优鲜在全国 13 个城市拥有前置仓站点,然而在随后的 3 天里,公司连续关闭了 9 个城市的业务。

从 2019 年巅峰时期的 20 座城,到如今仅剩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 4 座城的前置仓,每日优鲜只花了 3 年的时间。

然而收缩的速度似乎还是没跟上 " 烧钱 " 的速度。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9 月,每日优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21.7 亿元,据悉目前的负债高达 15-18 亿元,作为对比,叮咚买菜去年年底时依旧手握 52 亿元现金。

因此捉襟见肘的每日优鲜近段时间频繁被传出裁员、拖欠货款、撤城的消息,山西东辉集团的 2 亿元战略投资原本是一道微弱的希望之光,结果却因为未及时到账成了 " 压死 " 每日优鲜的最后一根稻草。

错的不是模式,而是节奏?

从巨头入场、烧钱厮杀到行业大洗牌,生鲜电商赛道的很多玩家日子其实都不太好过。

美菜网、钱大妈,再到橙心优选、呆萝卜等,与每日优鲜当年一同起步的大大小小生鲜电商平台已大量退出。

背靠大厂的美团买菜、盒马鲜生们有流量优势和现金支持,就算经营出现问题甚至需要收缩,也不会影响大厂的主营业务,因此生存压力要小许多。

类似每日优鲜的独立平台则需要不断试错,找到更合适自己的节奏和策略。

以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为例。

叮咚买菜 2019-2021 年累计亏损 114.8 亿元,甚至比每日优鲜同期亏损高出愈 30 亿元,但叮咚的现金储备依旧高于每日优鲜,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融资金额的不同。

天眼查平台显示,二者至今均进行了 10 轮融资,叮咚买菜去年披露金额的融资,累计数字便已达到 11.17 亿美元(约 75 亿元),每日优鲜近两年的融资金额则仅为约 20 亿元。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依旧手握约 50 亿元的现金储备,为每日优鲜的逾两倍,彼时梁昌霖认为,现金储备足够支撑到全面盈利的那一天。

把握资金使用节奏是一方面,叮咚买菜也在主动收缩。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叮咚买菜已经关闭河北、安徽、广东等多地的业务,且年初时同样传出了 " 大裁员 " 的消息。

另外,叮咚买菜还在新的业务方向发力,例如推出精酿啤酒自有品牌 "1972 农场 ",以及独立预制菜品牌 " 拳击虾 " 等等。

且与每日优鲜加大补贴力度的做法相反,叮咚买菜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缩减补贴额度、逐渐回归 " 效率优先 ",数据不会骗人,其今年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约 65%。

另一边的朴朴超市亦是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同样使用前置仓模式,但朴朴自 2016 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福建,逐渐打通了该区域的供应链体系,2019 年其在福州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70%,正是这一年,朴朴才开始向广东、深圳等地发展,从中不难看出其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试图在原有供应链辐射范围内平稳扩张的计划。

据媒体报道,朴朴去年 GMV 为 150 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 200 亿元,且已于 3 月获得 5500 万美元的融资,至今仍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朴朴投入的广告。

结合来看,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的更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经营节奏和方法,而不只是重资产的前置仓模式。

结语

除了被传 " 解散 ",每日优鲜还因为未及时披露财报、股价长期低于 1 美元收到了退市警告函,但退市不等于完全消失或毫无希望。

毕竟从瑞幸、乐视的经验来看,退市后每日优鲜反而可能会迎来更灵活、平稳、注重节奏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市值、想象空间盲目扩张。

另也有观点认为,每日优鲜从头顶 " 生鲜电商第一股 " 光环到被传 " 原地解散 " 也证明了,互联网行业基本已经告别仅靠烧钱就能生存、崛起甚至是成为行业寡头的时代,很难再出现下一个滴滴、美团外卖。

关键词: 陷入困境 现金储备 累计亏损